中国千古对联大全中华文化博大精深(文案精选116句)

admin 文案 2023-11-01 12:02:43

中国千古对联大全

1、中国千古对联大全,大智慧!

(1)、上联:发愤图强兴大业,下联:勤劳致富建小康。横批:科技致富

(2)、白塔街,黄铁匠,生红炉,烧黑炭,冒青烟,闪蓝光,淬紫铁,坐北朝南打东西

(3)、油漆店:此是春华秋实事业;并非东涂西抹文章。

(4)、下联:孔仲尼是是非非,非非是是,是耶?非耶?晚年作春秋、赞周易留传古今,君论君评。

(5)、白鸟忘机,看天外云舒云卷;青山不老,任庭前花落花开。(张英自题联)

(6)、地主上门讨债见联,不觉诧异,自语道:“这横批的“老”字,说“考”又不象,说“老”又没有一点?”话音未落,只听农民说:“老(字)要是有一点,早就还你了!”

(7)、门迎百福福星照户纳千祥祥气开横批(鹏程万里)

(8)、学立道通,自然贞素;圆行方止,聊以从容。(何绍基自题联)

(9)、下联:十寺九僧藏八卷轴谨遵七戒六道五律却惜无四三二徒一筹莫展

(10)、上联:日日携空布袋,少米无钱,却剩得大肚空肠,不知众檀越,信心时将何物供奉。

(11)、上联:岁通盛世家家富下联:人遇年华个个欢。横批:皆大欢喜

(12)、体道鱼游进活泼;消闲墨舞呈天真。(赵金光题联)

(13)、养心莫善寡欲;至乐无如读书。(郑成功自题联)

(14)、岂能尽如人意;但求无愧我心。(冼星海自题联)

(15)、此联不仅把两名侍女的名字巧嵌联中,既有真情实感,又充分表露了对死者的痛念之情。寓意双关,借题发挥,感叹“人间少知音”。又有传言说,苏轼曾纳朝云为妾,故亦有称此联为“挽妾联”。

(16)、写完后对老和尚说:“我走之后,若有人能对出下联,此人必是当今奇才!”

(17)、精神到处文章老;学问深时意气平。(石韫玉自题联)

(18)、下联:十年寒窗,进了八家书院,抛却七情六欲,苦读五经四书,考了三番二次,今天一定要中。

(19)、好书悟后三更月;良友来时四座春。(邓石如自题联)

(20)、上联:精耕细作丰收岁下联:勤俭持家有余年。横批:国强富民

2、中国千古对联大全中华文化博大精深

(1)、每临大事有静气;不信今时无古贤。(翁同苏自题联)

(2)、万象函归方丈室;四围环列自家山。(黄遵宪自题联)

(3)、交懑四海,乐道人善;胸罗万卷,不矜其才。(李经畦自题联)

(4)、和顺一门有百福;平安二字值千金横批:万象更新

(5)、上联:只是骂个道打个僧,这这般这般,若毁圣谤贤,那还了得。

(6)、上联:五湖四海皆春色下联:万水千尽得辉。横批:喜迎新春

(7)、 临摹学习与鉴赏的绝佳素材:高清历代国画资料 / 历代经典书法资料 / 印谱印集篆刻资料 / 西方大师油画资料!

(8)、上联:尔来礼拜乎?须摩着心头,干过多少罪行,向此处鞠躬叩首。

(9)、上联:尔来礼拜乎?须摩着心头,干过多少罪行,向此处鞠躬叩首。

(10)、在四川青羊区平安巷内的一小饭馆,大门上的对联还掀起过不小的浪潮。

(11)、据《惠州六如亭怀古联》载:苏轼怀才不遇,终生不得权贵赏识,但其两名侍女却对他的文章道德,壮志抱负,深为钦佩,使苏轼视为知音。这两名侍女的学名一叫“朝云”,一叫“暮雨”。有一年,朝云不幸早逝,苏轼如失姐妹。悲痛之余,他亲书挽联。

(12)、一年四季行好运八方财宝进家门横批(家和万事兴)

(13)、每临大事有静气;不信今时无古贤。(翁同龢自题联)

(14)、此联一出,甚至有人打趣,不是四川人不要贸然诵读。原来,上联所说的“茫茫”,即是四川话“饭”的意思;“嘎嘎”说的是“肉”,所以这也成了一副有“油盐”味的对联。

(15)、上联:红梅含苞傲冬雪,下联:绿柳吐絮迎新春,(横批):欢度春节

(16)、上联:只是骂个道打个僧,这这般这般,若毁圣谤贤,那还了得。

(17)、淡水湾,苦农民,戴凉笠,弯酸腰,顶辣日,流咸汗,砍甜蔗,养妻教子育儿孙

(18)、第2副对联:细雨密如丝,何机可织;明霞红似锦,无剪堪裁。

(19)、花开花落,花落花开,夏夏秋秋,暑暑凉凉,严冬过后始逢春。

(20)、春随香草前年绝;人与梅花一样清。(徐霞客自题小香山梅花堂)

3、千古对联摘抄大全

(1)、星河层里星河转;日月楼中日月长。(丰子恺自题联)

(2)、数千年往事,注到心头。把酒凌虚,叹滚滚英雄何在。想:汉习楼船;唐标铁柱;宋挥玉斧;元跨革囊。伟烈丰功,费尽移山心力。尽珠帘画栋,卷不及暮雨朝云。便断碣残碑,都付与苍烟落照。只赢得:几杵疏钟;半江渔火;两行秋雁;一枕清霜。

(3)、上联:中国有圣人,是祖、是师,咄咄西来东土。

(4)、传言,苏轼有一年与家人中秋赏月,时至半夜,苏轼想试试儿子们的才学,遂吟出了上联,并要三个儿子作对。其第三子苏过反应敏捷,随即对出了下联,真是“虎父无犬子”呀。 

(5)、尽交天下贤豪长者;常作江山烟月主人。(包世臣自题联)

(6)、上联:春雨丝丝润万物下联:红梅点点绣千山。横批:春意盎然

(7)、绿水本无忧,因风皱面;青山原不老,为雪白头。

(8)、下联:名场利场无非戏场,上场下场都在当场。

(9)、上联:尔来礼拜乎?须摩着心头,干过多少罪行,向此处鞠躬叩首。

(10)、下联:今日年尾,明日年头,年年年尾接年头。

(11)、针对封建社会“上尊下卑”官气十足,有人戏一联:

(12)、这副对联是考场上的妙对。相传永乐年间科举考试,考场用蜡烛来计时。在最后的廷试环节,永乐皇帝出了这个上联考林环,而林环就这么对出了下联,不但让考官刮目相看,更是让皇帝十分开心。于是林环无悬念中了状元。

(13)、诗赋于光风霁月;琴操在流水知音。(赵逢明自题联)

(14)、上联:五转汞、七转铅、九转丹,万象皆清,洪炉中有真人诀。

(15)、发上等愿,亭下等福;从高处立,向宽处行。(左宗堂自题联)

(16)、看花临水心无事;啸志歌怀意自如。(黄慎自题联)

(17)、此联一出,甚至有人打趣,不是四川人不要贸然诵读。原来,上联所说的“茫茫”,即是四川话“饭”的意思;“嘎嘎”说的是“肉”,所以这也成了一副有“油盐”味的对联。

(18)、上联:庙貌与天齐,云来云去风不定,无异空中楼阁; 

(19)、印月井,印月影,印月井中印月影,月井万年,月影万年

(20)、管官之官受管官之官管,官官受管,何必多管。

4、千古 对联

(1)、泼墨为山皆有意;看云出岫本无心。(陶绍原自题联)

(2)、对联又称楹联,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、宅殿、庙宇的楹柱而得名,有偶语、俪辞、联语、门对等通称,起源于桃符,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,它与书法的美妙结合,又成为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。

(3)、四面江山来眼底;万家忧乐到心头。(田家英自题联)

(4)、每临大事有静气;不信今时无古贤。(翁同龢自题联)

(5)、羊献银毫书捷报;猴挥金捧迎新春横批:新年快乐

(6)、愿乘风破万里浪;甘面壁读十年书。(孙中山自题联)

(7)、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是短品却是妙文

(8)、管官之官受管官之官管,官官受管,何必多管。

(9)、上联:有才人一序在上头,恨不将鹦鹉洲踢翻,黄鹤楼捶碎;

(10)、下联:一分屋、二分竹、三分水,纤尘不染,蜀国南来小洞天。

(11)、树理想眼前常展鹂程万里,勤学习胸中自有虎贲千峰。

(12)、上联:什么贵?什么重?风吹什么动?什么里面能藏风?

(13)、下联:名场利场无非戏场,上场下场都在当场。

(14)、管官之官受管官之官管,官官受管,何必多管。

(15)、上联:大成殿兴兴毁毁,毁毁兴兴,兴乎?毁乎?早期纂诗书、定礼乐周游天下,我行我素; 

(16)、上联:只有几文钱,你也求,他也求,给谁是好?

(17)、纪晓岚立刻跪下说:“皇上说得很对。如蒙陛下恩准,给假回乡省亲,纪晓岚衷心感戴圣恩。我便:

(18)、茶联是以茶为题材的对联,是茶文化的一种文学艺术兼书法形式的载体。我国各地茶馆、茶楼、茶园、茶亭的门庭或石柱上,往往有这样的对联、匾额。茶联美化了环境,增强了文化气息,可以促进品茗情趣。现代的茶艺馆也每每以茶联显示文化品位。

(19)、上联:日日携空布袋,少米无钱,却剩得大肚空肠,不知众檀越,信心时将何物供奉。

(20)、下联:寒山钟声十响,寺内五响,寺外五响,响传百里客船。

5、对联千古绝对10副

(1)、对联的高明之处更在于字形于字义完美结合,有一幅对联甚是有趣,如下:

(2)、北京颐和园月波楼上的对联。小路的两边的幽竹十分茂盛,竹丛的影铺满地,窗纱半卷着 像笼罩着一层薄薄的纱。

(3)、上联:春雨丝丝润万物下联:红梅点点绣千山横批:春意盎然

(4)、原来,王安石是借诗让老木匠在后花园加个门。

(5)、乾隆皇帝见纪晓岚对仗工整,应答如流,不觉圣心大悦,恩准假期,让纪晓岚回乡省亲。

(6)、莫对青山谈事世;休将文字占时名。(郁达夫自题联)

(7)、上联:五转汞、七转铅、九转丹,万象皆清,洪炉中有真人诀。

(8)、岂能尽如人意;但求无愧我心。(冼星海自题联)

(9)、茶联是以茶为题材的对联,是茶文化的一种文学艺术兼书法形式的载体。我国各地茶馆、茶楼、茶园、茶亭的门庭或石柱上,往往有这样的对联、匾额。茶联美化了环境,增强了文化气息,可以促进品茗情趣。现代的茶艺馆也每每以茶联显示文化品位。

(10)、下联:想下!俺这里轻饶哪个?快回头莫去害人。

(11)、上联:神州处处有亲人,不论生地熟地,下联:春风来时尽著花,但闻藿香木香

(12)、四水江第四时夏第老夫居江夏,谁是第一谁是第二

(13)、上联:迎新春江山锦绣,下联:辞旧岁事泰辉煌,(横批):春意盎然

(14)、樵歌一曲众山皆响;松云满目万壑争流。(李子仙自题联)

(15)、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狸猫狗彷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

(16)、正是表述出一种顺其自然、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。人生就是苦中作乐,越是懂得知足,越是能够看淡,人生就越活得轻松。

(17)、学立道通,自然贞素;圆行方止,聊以从容。(何绍基自题联)

(18)、每临大事有静气;不信今时无古贤。(翁同苏自题联)

(19)、下联:画工从地起,花开花谢景常新,真乃蓬莱仙境。 

(20)、下联:佛佛原同道,知佛亦非佛,非佛亦佛,即此是坐断十方。

(1)、下联:十军九将占八城池驻守七年六月五日却败于四三二计一策攻心

(2)、      印月井,印月影,印月井中印月影,月井万年,月影万年

(3)、二余年植干培根,谁成大树,尔又飘零,望断孤怀空老去。

(4)、上联:只有几文钱,你也求,他也求,给谁是好?

(5)、好人我自苦中来莫图便宜;凡事皆缘性里错且更从容。(吴大湞自题联)

(6)、后来才有人对出了这个下联,可谓是对仗工整,旗鼓相当,堪称千古绝对了。

(7)、上联:日日携空布袋,少米无钱,却剩得大肚空肠,不知众檀越,信心时将何物供奉。

(8)、相传有个农民欠地主的债无法偿还,于是请人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门上,对联是:

(9)、对联又称楹联,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、宅殿、庙宇的楹柱而得名,有偶语、俪辞、联语、门对等通称,起源于桃符,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,它与书法的美妙结合,又成为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。

(10)、看花临水心无事;啸志歌怀意自如。(黄慎自题联)

(11)、樵歌一曲众山皆响;松云满目万壑争流。(李子仙自题联)

(12)、苏轼和黄庭坚乘舟出游,至晚方归。时值晚霞映水,煞是壮观。黄庭坚出口吟出了下联。苏轼正沉迷于景色之中,被黄庭坚的出句引发,随后续出了上联。联中“普天乐”和“满江红”既表现出了彼时彼地的情景,又是“词牌”名。二人吟罢,不约而同地拍掌大笑。

(13)、这下,商人反而大喜,原来他就爱这种不伦不类的对联。

(14)、传言,苏轼有一年与家人中秋赏月,时至半夜,苏轼想试试儿子们的才学,遂吟出了上联,并要三个儿子作对。其第三子苏过反应敏捷,随即对出了下联,真是“虎父无犬子”呀。 

(15)、碧绿的水面本来是没有什么忧愁的,只是因为风吹动,才使得的水面褶皱。青山原本也没有衰老,只是因为大学才显现出白色。

(16)、无论是山还是水,风景到处都秀丽,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,景色时时都令人好奇。

分享: